刑辩实务丨浅析“掩隐罪”和“帮信罪”的区分

作者: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8-31

image.png

近年来,与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呈多发状态在一些涉及帮助上游犯罪转账的案件中,对案件到底是定性为帮信罪还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存在一定的分歧,为了更准确的认定类似案件性质,下面我将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帮信罪在认定上的异同做一梳理归纳:

一、先看两者在刑法中的法律条文:(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二、从两者的法律条文中可以获知两者存在的共同点是:(一)都存在对应的上游犯罪;(二)都为上游犯罪起到了帮助作用;(三)行为人都存在概括的主观明知。

三、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别是:(一)行为发生的时间不同:在帮信罪中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还未既遂之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既遂之后;(二)行为帮助的对象不同:帮信罪帮助的是上游犯罪(信息网络犯罪)既遂状态的达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帮助掩饰、隐瞒上游犯罪实际获得的赃款、赃物;(三)两者中行为人对上游犯罪具体内容虽然都为概括性的明知,但是明知的程度不同:帮信罪行为人的明知的程度不需要知晓上游犯罪具体实施什么网络犯罪,只要知道被帮助的人是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即可,如果行为人明知实施何种犯罪应以共犯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为人对过账财产属于何种犯罪所得可以是明知,也可以概括的明知,即行为人不知道自己过账的资金是哪种犯罪类型的所得财产,但是需要知道是犯罪所得或者犯罪所产生的收益。()两者侵犯的法益不同,帮信罪侵犯的法益是社会管理秩序中的公共秩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侵犯法益的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四、实务中对于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区分存在诸多难点,下面我将结合实务中的两个案例在上游犯罪是否既遂、行为人是否达到法律要求的明知程度这两个争议相对集中的点对常见的出租、出借银行卡等行为如何定性做一分析:

(一)案件一:(2022)赣0191刑初88号

案情介绍:李某将自己的银行卡以每张1500元的价格出借给黄某帮助支付结算犯罪资金,后由黄某安排人员在酒店房间,通过李某提供的银行卡及密码、手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密码操作转账,期间,李某在该房间配合人脸识别转账。

    判决结果:判决李某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案件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在李某的行为是在上游犯罪既遂前还是上游犯罪既遂后,前文已经提到在帮信罪中帮助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还未既遂之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发生在上游犯罪既遂之后;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第四款中写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此案中,李某是帮助上游犯罪支付结算,在李某实施出借银行卡并配合转账前,上游犯罪份子并未实际骗得犯罪所得,所以此时上游犯罪并未既遂,因此李某主观上知晓被帮助的人是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以及帮助支付结算的资金性质,客观上是在上游犯罪既遂前提供银行卡帮助支付结算诈骗资金,其行为已构成帮信罪。

(二)案件二:2021)川01刑终480号

    案情介绍:2020年11月底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李,二人在明知上家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约定利用蝙蝠聊天软件与上家进行联系,为上家提供银行卡及帮助,并约定每天按照人民币200元至500元不等收取费用。同年12月6日至12月7日,陈、李在成都市成华区友茗堂茶楼内,陈提供账户,李具体操作进行资金的转入转出

判决结果:一审法院判决陈某、李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021)川0108刑初236号],二审法院改判陈某、李某帮信罪。

案件评析:本案中陈某、李某主观上明知其系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帮助,并不明知其所提供帮助支付结算的资金系犯罪所得;其次,陈某、李某提供的帮助,客观上是为上游信息网络诈骗最终取得财物提供帮助。因此陈某、李某的主客观方面均不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陈某、李某两人定罪处罚。

综上,我认为出租、出借银行卡为犯罪份子提供帮助的行为在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间进行比较认定时可以优先从帮助行为进行时上游犯罪是否既遂和行为人对帮助行为的明知程度两个方面进行优先考虑(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这两个方面的区别见文章第三条第一、三点)。

文章最后提醒大家不出租、出借、出售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卡、支付二维码等;保护好个人信息、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等,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不然面对的可能不仅是自身个人信息的泄露,还可能因此涉嫌帮信罪被追究刑事责任。